突然想完整看一下到处都说对中国人有深刻影响的《论语》。
其实想想也觉得有些杯具,对中国人影响这么“严重”的一本书,我都快而立之年了还只知道个“学而时习之”,而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中国古代的小孩子启蒙就开始读了。
都说素质教育,我们的童年虽然逃过了古人那么被残忍的对待(《论语》里很多字我都看不懂,启蒙教育就要读这个,真的很残忍),却仍然要在“扶老人过马路”、“路边捡到钱交给警察叔叔”等等无中生有的好人好事作文中度过,也说不清这样的变化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就像上一段说的,其实不止有些字看不懂,主要还是文言文阅读有严重的障碍,所以目前还是复制了一遍内容,并编辑排版了一下,等着慢慢看,简译到哪里,表明我看到哪里,即使这样也只是不求甚解、囫囵吞枣而已。
虽然如此,这样复制、排版一下,至少我知道论语总共有20篇,这算得上“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路”了吧。复制的过程中,我突然觉得:怎么全本《论语》那么像是某人的博客呢,确切的讲是微博。
你看这个“子曰”、“某某曰”的,后面跟着简短的一句,这长长短短的一句记载的又大多是对话,或者是有点像个人感悟的言论之类的,这是无时无刻的共享啊,难道不像是微博吗?对,还有转发的,比如:子曰后再某某曰,这像不像转播?如果内容长点的最多算个轻薄。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的微博是自己在织,而孔老人家的围脖是他的弟子或者再传弟子在给他织。
《论语》的博客精神——确切的说是微博精神——完整的体现在学而第一篇,以下是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看我给你翻译一下:
孔子说:“学到新知识(或者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新鲜事)要时常在别人面前(现在是网络上)温习和练习(也就是说出来)一下,不是很愉快吗(也就是说把身边的事情发到微博上很让人愉快)?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温习、练习闲聊扯淡,现在是加好友发微博),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为什么会这么罗嗦,这么多牢骚,不管自己发的内容人家爱不爱看),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以上翻译内容纯属杜撰,纯属瞎掰,如有雷同,纯属不可能,也没有恶意,大家看看就算了。
以前有听说过一句话:一本论语治天下(基础知识不扎实,究竟是半本还是一本记不清了,还是说一本比较靠谱点),虽然没看全《论语》我个人还是觉得这话很扯淡。你说上一个人的微博来研究这个人的性格、脾气、爱好甚至人品这个都没问题,也让人信服,可是要拿一个的微博来治理天下,是不是很不靠谱?你有见过哪个老板拿着某个管理名人的名言语录或者个人自传来管理企业的吗?
以我“复制、排版”的功夫对《论语》所得到的了解,似乎里面大部分的内容都是针对个人(包括国君等大人物)素质的,教人如何讲道德、讲修养的。可是自我约束的个人道德问题是一个很虚幻的问题,今天心情不好会跟你要“以直报怨(别人欺负你你就扁回去)”,明天心情好了就对你说“食色,性也(人之常情)”,听说研究《论语》最深的那个朱熹还搞了自己的儿媳妇,不知道这事情是真是假。
如果中国历史上那些治理国家的人都是捧着一本(或者半本)论语的话,那就不难解释为啥我们的国家总是逃不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命运,也不难解释历史上为啥有那么多的改革“人亡政息”了。
说白了,所谓的“一本论语治天下”,并不是论语的功劳,论语后面掩盖的是拿书的人的“个人智慧”这四个字,并不是谁拿着论语都能治天下,这就是所谓的“人治”。有“青天大老爷”上来了,老百姓就烧高香了,“青天大老爷”一走,一切该怎样还是怎样,香烧得再高野没用。就这样,我们的先人埋头于一本《论语》,没人抬头去看看,去探究事情的规律,就这样忘我的玩着分分合合的游戏,而更先进的“法制”、“契约”、“制度”等更具逻辑性,不依赖个人智慧的东西,无法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不知道是作茧自缚还是聪明人都偷懒了。
虽然如此,还是不影响我继续看《论语》的兴趣的,还是得看看的。
论语其实是思想的一种规矩,古人重视精神层面的修炼。因为物质不是大家的追求。现在不同了。
你网站的广告匹配的不错,打开了一个移民的广告,不错
你太客气了,嘿嘿 有来无往非礼也
我更願意相信微博或多或少的有和《論語》相似的地方,但是不太願意把《論語》和微博精神放在一起說,覺得很牽強,因為微博更多的時候是分享或信息的擴散或推廣。
最後友情提示一下:是“半部論語治天下”不是一部
论语不也是在分享传播孔老夫子的思想么,而且看起来比微博效果更好。
确实是半本,刚开始我记成是一本,问了度娘后才知道是半本,我是故意将半本和一本混在一起说的。